佛山市商务局关于印发《佛山市市级示范步行街(商圈)认定方案》的通知
佛商务内贸字〔2021〕62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
《佛山市市级示范步行街(商圈)认定方案》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佛山市商务局
2021年12月9日
佛山市市级示范步行街(商圈)认定方案
为有序开展佛山市市级示范步行街(商圈)[以下简称市级示范步行街(商圈)]创建工作,规范市级示范步行街(商圈)的评选认定,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城市消费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粤府办〔2021〕36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示范带动、提档升级,由点到面、按步推进”的工作思路,通过优化环境、提升档次、丰富业态、完善功能,引导市级示范步行街(商圈)与周边资源有机融合、良性互动,形成错落有致的城市商业布局,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拉动内需和繁荣消费作用显著的消费集聚区域。
二、评定对象
本方案所称市级示范步行街(商圈)分为综合型和专业型两类。其中市级综合型示范步行街(商圈)是指由多业态、多数量的商业及服务设施按规划组成,能够满足人们对购物及服务性消费的综合需要,具有较大规模的商业集群。市级专业型示范步行街(商圈)是指汇聚商业行业众多知名企业,具有一定规模,为消费者提供专业性消费的商业街区。
三、评定及管理
市政府授权市商务局负责全市市级示范步行街(商圈)评选认定及管理工作。各区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市级示范步行街(商圈)组织申报、宣传发动、初审等工作。佛山市商务局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市级示范步行街(商圈)的具体评定工作。
(一)市级示范步行街(商圈)的评选认定遵循以下原则:合理规划、科学定位,挖掘内涵、强化特色,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兼顾各区、协调发展。
(二)各区积极加强对市级示范步行街(商圈)的规划、建设和评定,组织示范步行街(商圈)管理机构按照自主申报原则,有序进行申报。
(三)对于获得市级示范步行街(商圈)称号的,市级财政将安排资金对申报单位给予奖励,并授予“佛山市示范步行街(商圈)”牌匾。通过评定的市级示范步行街(商圈)将优先推荐参加省级及以上示范步行街(商圈)评选。
四、评定标准
本评定标准采用综合评分法,从规划布局、设施环境、功能品质、运营管理、公益服务、综合效益等六个方面进行评定,并设置加分项。评定时,第三方专业机构根据《佛山市示范步行街(商圈)评价项目指标》(附件1)进行打分,具体如下:
(一)规划布局。
1.区位优越。应位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确定的所在区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范围内。功能定位明确,空间结构联系紧密、层次明确。主街和辅街联动发展,功能互补,相互促进。
2.空间开阔。市级综合型示范步行街(商圈)辐射半径不少于2公里,商圈内至少有1条特色商业街区,且商业建筑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禅城、南海、顺德区不少于50万平方米,高明、三水区不少于20万平方米)。市级专业型示范步行街(商圈)纯步行长度不少于500米,商业建筑面积不少于10万平方米。
3.交通便利。在周边一定范围内有地铁站或公交站点,有出租车停靠点和非机动车停放点,配套一定数量的停车位。市级专业型示范步行街(商圈)内禁止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通行,步行空间尺度舒适满足客流需求。
(二)设施环境。
1.环境优美。建筑应体现地域和人文特色,建筑立面美观,历史建筑保护措施得当,有体现城市商业形象的地标性商业建筑,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主题景观、夜景亮化。
2.设施完善。应有区域地图、信息说明、方向指示等功能完整、设置清晰的标识导示系统,有公共垃圾箱、公共厕所及母婴室等场所,有位置合理、数量充足、满足行人短时停留的公共休憩空间和设施,有盲道、轮椅坡道等无障碍设施,能合理划分吸烟区和非吸烟区且有明确的指标标志。
(三)功能品质。
1.综合型步行街(商圈)。
(1)业态多样。街区内经营户达到一定规模(禅城、南海、顺德区不少于1000家,高明、三水区不少于300家)。
(2)品质高端。街区内品牌丰富,有不少于20个经营面积达到100平方米(含)以上的独立门店或专柜数量;街区内品牌高端,有至少2个经营面积1000(含)平方米以上的品牌旗舰店、总店或展示服务中心。
2.专业型步行街(商圈)。
(1)特色鲜明。市级示范步行街(商圈)街区中文化、娱乐、体育等体验类业态经营面积占比不少于总面积的5%;街区内经营户不少于200家。
(2)底蕴深厚。市级示范步行街(商圈)街区内特色品牌集聚,有经营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的中华老字号、地方老字号、地方特色美食、传统手工艺、文化创意等门店;有经营面积300平方米(含)以上的独立品牌店。
3.服务优良。商业氛围浓厚,每年举办系列特色主题活动,能推广并为消费者提供智慧服务。
(四)运营管理。
1.运营高效。有统一独立的管理或运营机构,有商户入驻、大型活动管理、环境维护等管理机制。市级综合型示范步行街(商圈)应由辖区政府统一规划、统筹推动建设,由当地街道等部门管理。
2.管理规范。街区要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站,有打击假冒伪劣、对失信商户惩戒制度。街区内无重大妨碍市场公平竞争、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违规事件。
(五)公益服务。
管理运营机构能够积极开展各类公益、公共服务活动,并组织商户参与创建文明城市、爱国卫生运动、病媒生物防制、安全生产宣传、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等工作。
(六)综合效益。
1.商业繁荣。商业空置率低,申报时上一季度空置率不高于15%。
2.客流聚集。知名度高,影响广泛,客流聚集。市级综合型示范步行街(商圈)年客流量达到一定规模(禅城、南海、顺德区不少于1000万人次,高明、三水区不少于300万人次)。市级专业型示范步行街(商圈)年客流量不少于300万人次。
3.美誉度高。通过问卷调查,消费者对市级示范步行街(商圈)满意度、街区内商户对街区管理、服务和营商环境满意度高。
(七)加分项。
申报单位获得省级及以上示范步行街(商圈)称号,可获得加分。
五、评定流程
(一)申报程序。
市级综合型示范步行街(商圈)由区商务主管部门登录佛山扶持通平台申报。市级专业型步行街(商圈)由运营主体自主申报,申报单位于项目有效期内前登录佛山扶持通平台(https://fsfczj.foshan.gov.cn),将以下材料上传平台申报,并通过佛山扶持通平台打印纸质申报资料,签名盖章并装订成册报送所在辖区商务主管部门。
1.佛山市市级示范步行街(商圈)创建申请表。
2.申报单位的诚信承诺书(专业型需提供)。
3.步行街(商圈)区域红线图、街区名称标识、标志性景观、步行街(商圈)全貌、特色建筑、门店招牌、公共设施等实景彩色相片。
4.“信用中国”等官方信用门户网站打印的企业《信用报告》(专业型需提供)。
5.进驻商户一览表(列明营业执照的登记注册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店铺招牌名称、联系人姓名、联系方式等)。
6.申报单位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二)评选程序。
1.申报推荐。各区商务主管部门申报市级综合型示范步行街(商圈),经各区人民政府出具推荐意见后上报市商务局。各运营主体自主申报市级专业型步行街(商圈),经各区商务主管部门初审并出具推荐意见后上报市商务局。
2.专家验收。市商务局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组织专家评选。专家组通过材料评审和现场核查,推荐评定市级示范步行街(商圈)。
3.征求意见。市商务局向市文明办、爱卫办、文广旅体局、市场监管局、应急管理局、城管执法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征求意见。
4.公示。市商务局将拟定名单通过市商务局网站、佛山扶持通平台向社会进行公示。
5.授予称号。经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由市商务局统一授予称号(授予牌匾),牌匾有效期限为5年。
6.奖励资金安排。奖励资金标准及申报流程另文制定。其中,综合型示范步行街(商圈)奖励由各区商务主管部门组织申报。专业型示范步行街(商圈)由运营主体向各区商务主管部门组织申报。
六、监督管理
(一)市级示范步行街(商圈)评定称号,实行动态管理,对街区内出现安全生产事故等违法违规情况,由区商务主管部门要求获评对象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或其运营主体列入社会信用黑名单等情形,由区商务主管部门按程序上报,由市商务局按程序取消其已评定的称号。
(二)市级示范步行街(商圈)发生更名或与评定条件有关的重大变化的(如分立、合并、重组、注销以及经营范围发生变化等),应在发生变化之日起2个月内向所在区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或报送情况,并由区加具意见后报市商务局按程序处理。
(三)企业的申报应真实、合法、有效。若发现申报单位的申报材料弄虚作假或申报方存在虚报冒领等其他违法违规情形的,取消申报单位的申报资格,将其违法违规行为报至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涉嫌犯罪的,将相关线索移交司法机关。对已获评定的单位,取消其已获授予的称号;对已获得财政扶持的,追回已拨付的财政扶持资金。
七、附则
本方案由佛山市商务局负责解释,自2021年12月9日起实施,有效期为3年。
附件:1.佛山市市级示范步行街(商圈)评价项目指标
2.佛山市市级示范步行街(商圈)创建申请表
附件1
佛山市市级示范步行街(商圈)评价项目指标
街区名称: 街区类型: □ 综合型 □ 专业型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分值 | 评分标准及说明 | 得分 |
规划布局 (21分) | 区位优越 | 5 | 位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范围内,得1分,申报单位有专门发展规划和配套改提升方案,得1分。 |
|
功能定位明确,符合城市高质量发展、商业创新、消费引领、文化体验和国际交往等要求,得1分。 |
|
购物、休闲、餐饮、商务、旅游等功能分区合理,空间结构联系紧密、层次明确,得1分。 |
|
主街和辅街联动发展,功能互补,相互促进,得1分。 |
|
空间开阔 |
8 | 综合型:辐射半径2公里(含)以上,商圈内有1条(含)以上特色商业街区,得2分。 专业型:纯步行长度1000米(含)以上,得2分;纯步行长度500(含)-1000米,得1分。 |
|
综合型(禅城、南海、顺德区):商业建筑面积80万(含)平方米以上,得3分,65万(含)-80万平方米,得2分;50(含)-65万平方米,得1分。 综合型(高明、三水区):商业建筑面积40万(含)平方米以上,得3分,30万(含)-40万平方米,得2分;20(含)-30万平方米,得1分。 专业型:商业建筑面积30万(含)平方米以上,得3分,20万(含)-30万平方米,得2分;10(含)-20万平方米,得1分。 |
|
有足够的商业广场、休闲广场、历史文化体验广场等公共活动空间和休息空间,得1分。 |
|
综合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形成错落有致的网络化、立体化发展格局,得1分。 |
|
有未来发展拓展空间,得1分。 |
|
步行便利 | 8 | 综合型:交通可达性好,步行便利。周边路网发达,得2分。 专业型:交通可达性好,步行便利。周边路网发达,与交通主干道保持一定距离,步行街内禁止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通行,得2分。 |
|
综合型:与周边道路连接的路口设有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得2分。 专业型:步行空间尺度舒适满足客流需求,与周边道路连接的路口设有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得2分。 |
|
公共交通便利,距离街区500米范围内有地铁站或公交站点,距离街区100米范围内有出租车停靠点和非机动车停放点,运力充足,得2分。 |
|
车位充足,距离街区500米范围内可供消费者停车的机动车位数量,每100平方米建筑面积停车位数量1个(含)以上,得2分; 0.5(含)-1个,得1分。 |
|
设施环境 (23分) | 环境优美 | 10 | 街区建筑体现地域和人文特色,与街区定位和经营风格协调一致,得2分。 |
|
有体现城市商业形象的地标性商业建筑,得1分。 |
|
建筑立面美观,历史建筑保护措施得当,得2分。 |
|
广告招牌设置有统一规定,美观协调,无明显破损和脱落情况,得1分。 |
|
地面平整防滑,无明显破损情况,得1分。 |
|
干净卫生,无垃圾杂物、无堆占、无积水,得1分。 |
|
街区绿化景观设计应从全局出发,配合独特的雕塑、景观小品等,创造具有鲜明性格和特征的绿化景观,得1分。 |
|
有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主题景观、夜景亮化,得1分。 |
|
设施完善 |
13 | 有区域地图、信息说明、方向指示等功能完整、设置清晰的标识导示系统,得1分。 |
|
依据有关规定合理设置垃圾箱和公共厕所,得2分。其中:设有1处垃圾箱,得1分。按公共厕所间距指标, 每300 米至少设有1 处公共厕所( 含建筑物内部厕所) ,得1分。 |
|
街区内商场设有母婴室,管理、使用情况良好,得1分。 |
|
有位置合理、数量充足、满足行人短时停留的公共休憩空间和设施,得1分。 |
|
街区内商场、超市在收银台设有“保持一米线距离”提示牌,并且地面设有“一米线”字样提示标识得1分。 |
|
有符合《无障碍设置规范》(GB50763-2012)标准的无障碍设施,属于市政道路的步行街主街盲道无缺损且主要出入口有轮椅坡道,得1分。 |
|
有综合治安管理处或报警点、防暴设施和应急避难场所,得1分。 |
|
街区内停车场设有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标识明显,得1分。 |
|
下水道口有安装防蚊设施,定期对市政管井、下水道系统等开展除“四害”(蝇、蚊、鼠、蟑)消杀工作,得1分。 |
|
有达到《绿色商场》标准要求的绿色建筑或绿色商场(如有获得与绿色、环保相关的专业认证或奖项,可同等适用),每个得0.5分,最多2分。 |
|
合理划分吸烟区和非吸烟区,有明确的指标标志,措施得当,管理到位,得1分。 |
|
功能品质 (26分) | 业态多样 (适用综合型) |
9 | 街区业态多样,有满足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体验等需求的各类业态,得1分。 |
|
街区业态结构与街区定位匹配,商业功能关联度高、商业连续性好,得2分。 |
|
街区业态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引领性。街区有原创品牌或新品首发体验店,有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一定创新性和引领性的业态,每个得1分,最多3分。 |
|
禅城、南海、顺德区:街区内经营户3000(含)家以上,得3分;1500(含)-3000家,得2分;1000(含)-1500家,的1分。 高明、三水区:街区内经营户700(含)家以上,得3分;500(含)-700家,得2分;300(含)-500家,的1分。 |
|
特色鲜明 (适用专业型) | 传承优秀文化、展现地方特色的业态集聚度高,得1分。 |
|
文化、娱乐、体育等体验类业态经营面积占总面积比重达10%(含)以上,得2分;7%(含)-10%,得1分;5%(含)-7%,得0.5分。 |
|
有美术馆、艺术馆、博物馆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每个得1分,最多3分。 |
|
街区内经营户500(含)家以上,得3分;300(含)-500家,得2分;200(含)-300家,的1分。 |
|
品质高端 (适用综合型) | 8 | 街区品牌丰富,经营面积达到100平方米(含)以上的独立门店或专柜数量(同一品牌不重复计算)每20个得1分,最多4分。 |
|
街区品牌高端,至少有2个经营面积1000(含)平方米以上的品牌旗舰店、总店或展示服务中心,每个得1分,最多4分。 |
|
底蕴深厚 (适用专业型) | 特色品牌集聚,经营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的中华老字号、地方老字号、地方特色美食、传统手工艺、文化创意等门店(同一品牌不重复计算),每个得1分,最多4分。 |
|
街区品牌店有一定规模。经营面积300平方米(含)以上的独立品牌店,每个得0.5分,最多4分。 |
|
服务优良 | 9 | 推广智慧服务,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智能停车、智慧导购、精准营销、移动支付等智慧服务,每一项智慧服务内容得1分,最多4分。 |
|
商业氛围浓厚,每年街区有举办购物节、美食节、时装周、戏剧节、音乐节、大型巡演、大型展览、民俗节等特色主题活动,每个主题活动得1分,最多3分。 |
|
信誉良好,无售假货现象、无强制消费现象、价格透明合理,得1分。 |
|
服务齐全,提供消费者咨询和服务国际游客的双语服务,得1分。 |
|
运营管理 (11分) |
运营高效 (适用综合型) |
5
| 有属地街道的统一管理的,得2分。 |
|
有对综合型商圈进行统一规划,统筹推动建设的,得2分。 |
|
有统一的商户入驻、大型活动管理、环境维护等管理机制,得1分 |
|
运营高效 (适用专业型) | 有统一独立的管理运营机构,得3分。 |
|
有统一的商户入驻、大型活动管理、环境维护等管理机制,得2分。 |
|
管理规范 |
6 | 街区正式开业经营3年(含)以上且近3 年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得2分。 |
|
街区及街内建筑无私搭乱建, 建( 构) 筑物应统一规划(设计)。得1分。 |
|
有警务点,有专职保安队伍,24小时监控,具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得1分。 |
|
设立消费维权服务站,推行线下7天无理由退货,有完善的消费者投诉处理制度,投诉渠道畅通,反馈高效,处理率达到100%,得1分。 |
|
有打击假冒伪劣、对失信商户惩戒制度,且无重大妨碍市场公平竞争、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违规事件,得1分。 |
|
公益服务 (10分) | 公益服务 | 8 | 管理运营机构能够积极组织商户参与创建文明城市、爱国卫生运动、病媒生物防制、安全生产宣传、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工作等公益、公共服务活动,大力开展示范商圈特色法治文化活动及诚信教育活动。(例如创文工作。1.街区每隔200米至少有1处能够看到的公益广告(刊播内容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健康绿色环保、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诚信建设等);2.显著位置有公益广告景观小品(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3.运用广告牌、橱窗、电子显示屏多种形式宣传展示精神文明创建内容;4.街区内商场、超市在显著位置展示不少于1处诚信建设公益广告;5.街区内商场、超市在显著位置展示行业规范。每个0.2分。例如示范商圈特色法治文化活动,积极在“3.8”“3.15”“4.15”“5.1”“6.26”“12·4”等重要时间节点,做好有关法律法规的社会普及宣传。每开展一次普法活动得0.2分。)每一项得1分,共6分;受到辖区文明办、爱卫办、应急管理、文体局等部门表彰,每一项得0.5分,共2分。总分最高不超过8分。 |
|
志愿服务 | 1 | 街区成立志愿者组织,免费为顾客(游客)服务,得1分。 |
|
外语服务 | 1 | 服务齐全,提供消费者咨询和服务国际游客的双语服务.得1分。 |
|
综合效益 (9分) | 商业繁荣 | 2 | 商业空置率低,尚未装修开业的商业设施视为空置,空置商业设施的建筑面积与街区总商业建筑面积之比为空置率,空置率5%(含)以内,得2分;5%-15%(含),得1分。 |
|
客流聚集 | 3 | 街区知名度高,影响广泛,客流聚集。 综合型(禅城、南海、顺德区):年客流量2000万(含)人次以上,得3分;1500万(含)-2000万人次,得2分;1000万(含)-1500万人次,得1分。 综合型(高明、三水区):年客流量700万(含)人次以上,得3分;500万(含)-700万人次,得2分;300万(含)-500万人次,得1分。 专业型:年客流量700万(含)人次以上,得3分;500万(含)-700万人次,得2分;300万(含)-500万人次,得1分。 |
|
美誉度高 | 4 | 通过问卷调查,消费者对街区满意度90%(含)以上,得2分;满意度70%(含)-90%,得1分。 |
|
通过问卷调查,商户对街区管理、服务和营商环境满意度90%(含)以上,得2分;满意度70%(含)-90%,得1分。 |
|
合计 | 100 | 加分项:获得省级及以上示范步行街(商圈)称号的加5分。 |
|
编制说明:
1指标选取原则
1.1 科学性。指标能客观、全面反映高品位步行街的特点,评价数据易获得。
1.2 系统性。指标既从不同角度反映出高品位步行街的主要特征,也考虑各指标之间的相关联系。
1.3 可比性。指标描述的内容、评价方法一致,结果具有可量化性和可对比性。
2.适用范围
2.1本评价指标适用于综合型步行街(商圈)和专业型步行街(商圈)。
2.2本评价指标从规划布局、设施环境、功能品质、运营管理等6个方面开展评价,总分100分。
2.3本评价指标随着城市发展、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等要求定期修订。
附件2
佛山市市级示范步行街(商圈)创建申请表
申请单位 (盖章 |
|
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 |
|
步行街(商圈)名称 |
|
步行街(商圈)地址 |
|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 |
| 社会信用代码、工商注册号或登记证号等 |
|
联系人 |
| 联系电话 |
|
开业时间 |
| 累计总投资(万元) |
|
近一年营业额(万元) |
| 营业面积(平方米) |
|
街区介绍(包括街区特色、建设规划、业态布局、基础设施、进驻商户情况、品牌引进、管理架构、制度建设、配备人员资质、荣誉获得情况、媒体正面报道等,可另附文字、图片材料等)。 法人或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
区推荐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