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丰收街·菁创聚项目建设工作方案


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 强国之策,实施市“强中心”战略、区打造“创客之城”的创新驱动战略,构建具有业态丰富、文创育成、多元开放的青年集聚社区,我街道与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以区、街联动的模式,选取丰收涌片区共同建设打造佛山市丰收街·菁创聚项目,为确保该项目建设工作扎实、高效、有序地推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的意义 

围绕区委区政府打造“创客之城”的总体部署,以改造和活化再利用丰收涌片区旧建筑群为宗旨,以激发创意与创新能量为目标,通过融入创新创业的核心元素建设丰收街·菁创聚项目,吸引创新创业新领域的人才、原创力、投融资等创业链相关资源 进驻相互融合发展,致力于塑造“城市更新+创新创业”新模式的标杆项目,力争构建成为集“技术与成果孵化-文创育成-投融资-品牌行销-公共加速-创业展示-观光休闲”等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圈,是专为青年人搭建的培育创作精神的点子平台和展示平台,是培育新血、激发新生产力的梦想基地,是供给侧改革下促进经济增长的新探索,为佛山打造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典范城市提供新动能,对全面推进“众创”经济发展成为创意经济典范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未来几年,围绕创新创业产业发展主题,以抱团集聚发展的长远战略,整合丰收涌片区总占地面积约 700 亩的土地,实行整合连片开发,建设一个青年创新创业聚集社区。未来三年,计划 启动丰收街·菁创聚(一期)工程,拟建设体量达 23 万平方米(不 含已建成的文华里餐饮配套 3.5 万平方米面积)的创新创业生态 圈,建成创新创业能力强、产业带动力大、业态丰富、生活多元 开放的新型社区(详见附件 1)。

(二)具体目标 

实现“1+2+N”目标,即一年启动、两年建设、长久发展。

2016 年启动期,完成丰收街·菁创聚整体项目策划和包装 (详见附件 2),包括完成一期核心启动区丰收街·菁创聚东部 1.7 万平方米的包装和招商,及创新创意类办公区约 2.5 万平方米的建设。一是引入 2 至 3 个有影响力的创业孵化平台;二是完成金融创新园区的基本建设;三是搭建青年创业服务中心等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并打造成为中国青创板项目落地示范园区。

2017 年-2018 年建设期,推进项目一期核心启动区中部及西 部约 13 万平方米及原文华制衣厂部分物业约 5.5 万平方米的建设,全面推进建设公共开发区、设计创意办公区、创新办公街区、产业升级示范区及金融创新街区,承接一期孵化项目的加速推进,打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系统,成为华南标杆青年多元化创新创业发展示范区。

2019 年以后发展期,逐步推动项目远期建设,重点培育发展若干个明星企业,带动更多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向园区集聚,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链配套,逐步建成基础设施完善、创业孵化功能强大、创业环境良好、创新人才集聚的产业集聚高地, 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阶段。

三、发展定位 

(一)战略定位 

——佛山新兴产业孵化基地。 佛山新兴产业孵化基地。 佛山新兴产业孵化基地。 佛山新兴产业孵化基地。结合佛山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打造创新创业企业全程孵化平台,重点孵化互联网+、智能化产 业等新兴产业,以及广告营销、电商服务、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 务业,为佛山培育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佛山文化创意原创基地。 佛山文化创意原创基地。 佛山文化创意原创基地。 佛山文化创意原创基地。立足祖庙深厚的历史文化优势,依托文华里、丰收涌等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建筑群体,以文化创意、创意设计为切入点,打造孵化创新点子的产业工厂,集聚催生一批新型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创意经济的“萌芽池”。

——佛山青年汇聚活力中心。 佛山青年汇聚活力中心。佛山青年汇聚活力中心。 佛山青年汇聚活力中心。迎合年青一代的创新创业需求,全面释放青年人敢想、敢做、敢闯、敢拼的澎湃力量,打造一个集办公、商业、休闲、居住于一体的佛山青年精英人才聚集 地。

(二)产业定位 

产业定位为:智能科技、互联网+、创意+、金融+。依托佛山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以智能科技、互联网、创意设计的“创新-孵化-成长-集聚”为目标,以推动金融产业融合发展为推手,形成以智能科技、互联网、创意和金融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和产业集聚区。

四、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项目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特成立佛山市丰收街· 菁创聚协调领导小组,由区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领导组成,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李仕亨(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成 员:赖 华(街道党工委委员、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局长、宣传文体局局长)

曹伟东(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财政局局长)

叶少芝(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党工委办公室主任、 团委书记)

梁劲钊(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副局长)

李源章(区财政局副局长、金融办公室副主任)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推进项目宏观规划、产业布局、政策制定 等前期筹建工作,研究决定列入“一事一议”的重大事项,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等。此外,街道已成立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详见附件 3),负责推动“丰收街·菁创聚”项目。

五、运营模式  

丰收街·菁创聚项目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为原则,由我街道牵头,联合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等部门负责前期的筹建工作,街道负责推动园区主体的投资建设、招商引资、政策实施和具体运营管理等,待园区建成后再考虑选择资源丰富的社会运营商合作运营。

六、建设内容 

(一)物业改造与综合设施配套 物业改造与综合设施配套 物业改造与综合设施配套 物业改造与综合设施配套。重点对丰收涌“一河两岸” 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对旧物业、旧厂房进行改造提升,并在部分空地上新建物业。其中,文华里区域已改造完毕,餐饮休闲氛围浓郁,未来将成为项目的生活配套区;朝安南路原佛山环市童装交易中心将改造成为大众创业孵化区;河岸东西两侧旧厂房将改造成为项目发展中心、设计创意办公空间、LOFT 创新办公空间、金融创新街区、产业升级办公空间及品牌形象展示中心; 闲置空地将改造成为开放式众创空间、项目活动广场;同时沿丰收涌两岸建设滨水休闲商业街区。

(二)产业链配套。丰收街·菁创聚项目将打造创新创业企 业全程孵化、成长发展平台。围绕创新创业发展主题,建设孵化器、创业学院,培育引进文化创意、工业设计、广告营销等生产 性服务业企业,引入创投基金等加速企业成长的金融机构,搭建 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打造舒适、开放、创意型办公空间,营造具 有文化艺术特色的创意型休闲商业氛围,打造功能完善的青年创业成长产业链。

(二)专项资金配套。区财政每年根据实际按照区与街道 5:5 的比例安排配套资金,共同设立丰收街·菁创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详见附件 4)。区财政第一年安排 500 万元,第二年及第三年每年安排不超过 500 万元,于每年年初将扶持资金划拨至我街道,2016 年至 2018 年三年累计不超过 1500 万元,超出部分由我街道负担。如当年有未使用部分可结转至下年,三年后如专项资金出现结余,则按照 5:5 的比例返还给区与我街道。

七、工作计划 

(一)前期筹建阶段(2016 年 1 月至 2016 年 5 月) 

建立街道项目工作机制,配备工作人员,建立组织架构。开 展项目前期策划工作,明确项目规划和功能布局;研究制定社区配套扶持政策,成立发展专项资金;开展招商宣传推介,启动核心区预招商;启动部分村集体物业收储工作。

(二)核心街区招商阶段(2016 年 6 月至 2016 年 12 月) 

开展孵化器建设与招商,引入 2-3 家知名品牌创新创业孵化单位;全面推动创新金融园区建设工作,首期通过吸引金融类行业协会进驻以带动园区全面招商工作;启动园区部分公共设施建设;通过举办创业大赛等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进行招商推介,为园区储备一批优秀创业项目。

(三)全面招商运营阶段(2017 年-2018 年底) 

全面推进园区各大功能区建设,加快园区招商和运营,推动园区主力创新创业孵化单位取得招商与运营成效双丰收,引入和培育一批明星创新创业企业;全力开展智能制造研发、互联网、创意设计、金融产业主题招商工作,以“创新-孵化-成长-集聚”为发展目标,基本搭建园区产业链,促使主导产业初步集聚。

(四)远期稳健运营阶段(2019 年后) 

重点培育发展若干个明星企业,带动更多创新创业项目向园区集聚;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链配套,逐步建成基础设施完善、创业环境良好、创新人才集聚的产业集聚高地,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阶段。